|
同心抗疫 |蓋會霞:加強居家輕症患者治療支援時間:2022-03-12 香港的疫情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已連續多天的確診個案在3萬例以上,其中有三天日增5萬例以上。截至3月7日,第五波疫情累計已有逾48萬人染疫,逾2千人病歿。對於香港的抗疫策略,各路專家的意見不一,莫衷一是,有的督促政府盡快進行全民強檢,有的又說等疫情緩和一些到四月份再做才有意義。而特區政府不同部門不同官員釋放的資訊又常常不同,有時甚至是混亂。一、在疫情爆發期不適宜做大規模全民強檢 全民檢測應該在疫情剛剛爆發的初始階段進行,以在人群中找出隱形患者,阻斷傳播鏈;但在疫情爆發的高峰期則不適宜再做全民檢測,因為現在疫情屬於快速上升期,把這麼多人拉出去檢測也是很危險的,容易造成更大規模的不必要的相互感染。而且強檢之後因確診者數量龐大,也基本上無法處理。中央援港防控專家組組長梁萬年也認為,全民檢測肯定有效,但必須有周密的安排才能開展,現階段要綜合考慮有否能力及資源去做。但這不代表不做全民檢測,應在相對合適時間推進。 二、集中資源努力救治重症,降低死亡人數 香港當下最優先、最緊迫的階段目標,是減少感染、重症和死亡。香港的醫療資源有限,目前公立醫院在接受和處理新冠確診個案已明顯力有不逮。在此情況下,要將有限的醫療資源向重症患者傾斜,為他們提供重點救治和醫療。事實上,內地專家認為減少重症患者死亡是本港當前的重中之重,下一步應聚焦重點人群,並總結武漢爆發的經驗,建議採取「四集中模式」,包括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和集中救治。在這個問題上,有關部門首先要態度鮮明提出具體要求。 三、要加快對老人和兒童的疫苗注射,提升保護能力 新冠疫情在院舍的傳播非常迅猛,尤其是安老院舍。迄今共有673間安老院舍發現疫情,佔全港安老院舍近85%。而且在死亡個案中有近95%是60歲以上的長者,而接種兩劑或以上疫苗的死亡率是0.05%,沒有接種或未完成接種的死亡率為1.4%,兩者相差28倍。可見接種疫苗對於提升受感染者的保護和降低死亡率作用巨大。 但目前院舍老人接種疫苗的情況並不理想。香港疫情嚴重至此,長者早一日打針,就會早一日得到保護。院舍不清零,難道醫管局的外展人員就不能進入打針?這種老爺作風不知耽誤了多少長者獲得疫苗的保護。在長者和兒童中提升疫苗接種率,應成為香港當前抗疫工作的當務之急。 四、對輕症患者提供專業醫務人員的電話問診和上門探診 很多中招人士都反映,自我檢測陽性之後,打電話給衞生防護中心似乎永遠沒人接聽,醫院去不了,隔離中心也進不去,患病期間很不舒服很焦慮,但卻不知應如何應對。 政府有關部門是否可以組建一支由私家醫生組成的電話諮詢團隊,為市民增設電話問診的多條熱線,為獨自居家抗疫的輕症市民提供抗疫指導。個別嚴重的患者,也可以考慮上門探診。一旦發現嚴重不適者,也能迅速送到醫院進行救治。相信這樣一來可以為輕症患者消除顧慮、穩定情緒;二來也可及時發現重症先兆,降低患者的死亡風險。 五、加大對居家輕症患者自我治療方法的指導宣傳 Omicron病毒的傳播有一定規律,其傳染性強,但所幸引起的重症發生率和致死率都相對較低,尤其是人們打了至少兩劑疫苗之後,疫苗的保護作用可使染疫者降低出現重症機會。 政府應該動用各方面的資源大力宣傳,可製作成視頻短片講解病毒特性,在免費電視台中反覆播放;亦可在街道上向市民派發宣傳單張,或在一些公眾場合張貼宣傳。總之要在全社會提升市民認識和應對病毒的知識,尤其是在感染以後的處理方法和應對措施。 山東省政協委員、鳳凰衛視資深媒體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