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政協委員、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常務副會長、香港山東社團總會監事會主席 朱銘泉
李家超政綱提出四大綱領:強化政府治理能力;土地和房屋供應方面提速、提效、提量;提升香港競爭力,強調持續發展;建立關愛社會,重視青年發展。這四大綱領的特點,是重民意重民生重務實。 李家超重視民意,在擔任保安局局長期間,曾多次探訪長者活動中心,以及走進不同的青少年機構,了解青少年面臨的問題。在公布政綱前後,李家超馬不停蹄拜訪來自不同階層、不同界別、不同政團的選委,又組織多場網絡交流會,與各界人士就土地房屋、青年發展、醫療等市民關注的話題深入交流。李家超直言,這過程有助他更好地發現、了解本港問題,並將建議納入政綱。這體現了「我和我們」共同解決問題的精神,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一份全體港人共同參與起草的符合香港社會實情,代表香港社會整體利益最大公約數的施政綱領,廣泛全面反映了社會各界共同的期望願望,也意味着具有最為廣泛堅實的社會政治基礎。 李家超重視民生,香港當前面對的經濟民生問題千頭萬緒,在土地供應、公營房屋建設、產業規劃、醫療改革、扶持青年、照顧長者、解決跨代貧窮、可持續發展等各個方面,李家超政綱回應了廣大香港市民的迫切訴求,並切實提出可行措施和具體方法,每一個目標皆有針對性。李家超未來施政的藍圖和願景,表明了對香港發展的責任和承擔,讓香港社會看到一個圖務實、求變革、接地氣、有包容的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形象,看見「為香港開新篇」的氣魄。李家超風格務實,政綱沒有誇誇其談、華而不實,沒有講過一句過頭話和空話。現時香港市民需要的,是能夠真正解決問題、具執行力的強勢行政長官,突破香港困局。李家超風格務實,正是香港當前最需要的。他有意打破以往循規蹈矩、墨守成規的行政壁壘。例如在土地房屋供應方面,李家超公布「公屋提前上樓計劃」,將在公屋項目的配套未完成前,讓願意入住的輪候人士先行入住,從而縮短整體「上樓」輪候時間大約一年。李家超提出制訂整體的青年政策和青年發展藍圖,為青年健康成長和多元發展設定不同政策目標,竭力幫助青年向上流動。 李家超提出了六大核心政策,包括鞏固金融中心,提升核心優勢;發展創科中心,帶動經濟轉型;開發「北部都會區」,啟動發展引擎;塑造文化之都,推動創意經濟;把握法治優勢,強化法律服務;發揮香港所長,多元自由發展。除了讓香港保持現有優勢外,同時進一步把握國家發展優勢,令香港有市場、有資金、有人才。 香港正面對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於經歷過修例風波重創和疫情考驗的香港而言,由亂到治、由治及興的大趨勢擺在眼前,有李家超這樣重民意重民生重務實的人掌舵,「一國兩制」的下半場相信能夠有好的開局。
***原文鏈接:2022-05-4 文匯網
https://www.wenweipo.com/s/202205/04/AP62719392e4b036dce9abb230.html
真誠聆聽溝通 贏得社會最大支持
中國僑聯常委、香港特區選委會選委、山東省政協常委、山東省工商聯副主席、香港山東社團總會執行會長、香港山東僑界聯合會主席 劉愛麗

4月29日,行政長官候選人李家超召開政綱簡介會,正式向社會公布參選政綱。這份政綱內容詳實,涵蓋「強化政府治理能力;土地及房屋供應方面,要提速、提效、提量;提升香港競爭力,強調持續發展;建立關愛社會,重視青年發展」等香港市民關心關注的重點難點問題,務實可行,完全體現三大施政理念。
李家超政綱充分聆聽了社會各界的意見,一一匯總後撰寫而成,體現了各方集中關切的問題。他承諾將與各方繼續保持溝通,在他成功當選後推進落實相關工作。5月6日,李家超將舉辦「我和我們同開新篇活動」,邀請選委、競選辦顧問團和主席團成員參加,希望爭取最廣泛的各界人士和民眾認同其施政理念和政綱。 我認為,李家超先生政綱中提出的政策目標和規劃符合香港長遠發展方向,積極回應民眾期盼,以真誠的態度贏得社會各界最大支持。香港需要李家超先生這樣有擔當、有作為的愛國者帶領社會各界砥礪前行,凝聚全體力量、共同解決問題,為香港未來書寫新篇!
構建安全穩定的香港金融新體系
選舉委員會委員、西京/西澤投資管理主席及首席投資官 劉央

香港正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以堅強而又自信的姿態迎接未來。在當今世界大變局之下,香港的出路只有變革。特別是過去兩年香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動亂和疫情雙重打擊,變革可以說是唯一的出路。我認為,世界局勢固然波譎雲詭,但香港不妨換一種思維,換一個視角,審視一下自身的優勢和缺失。
優勢當然是進一步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切不可因為外部的動盪而亂了分寸和陣腳,堅持「做好自己的事情」,將變革的重點落實在如何填補缺失上,而變革的難點在於思想和意識的革新﹕如何重新定位國際金融中心的主要競爭力?如何重新找到推動香港連接國際的主要動力?
那麼什麼是香港「自己的事情」?如何認識香港是誰、從哪裏來、到哪裏去?要回答這些,首先需要樹立「三觀」,這也恰恰是香港歷來所最缺失的:政治觀、歷史觀、現實觀。
政治觀。這就是要有正確的國家意識、政治意識、歸屬意識。香港作為中國的香港,無論以前經歷過什麼,也永遠改變不了絕大多數香港居民黃色皮膚、黑色眼睛的事實。當然,堅定國家意識和政治意識,並不意味着要與其它國家劃清界限,而是統一在整個中國更大程度的對外開放格局上融入全世界,是以更明確的身份去強化國際都市的地位。
歷史觀。香港具有非常清晰的發展歷史,香港居民具有非常清晰的中華血脈,更不用說大量居民是近年來直接從內地移居過來。認識到這一點,才能重建自己的文化歸屬,才能看到未來的大趨勢。這個大趨勢就是中華文明的崛起,以及中華文明與其他文明的融合,也就是在此基礎上構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香港特殊的國際地位,恰恰是將東西方聯接在一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最好橋樑。
現實觀。香港絕不能沉迷於某種不切實際的虛幻世界。一些人還希望能回到過去,顯然這是不切實際的幻想。香港未來的出路,首先是要有勇氣面對現實,正視當下面臨的困境,對一些不符合局勢變化的頑疾進行改革,當務之急就是金融革新。
香港長期是第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但是近年來有被新加坡取而代之的危險。香港要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就必須實施全面和深入的金融改革。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要跳脫出固步自封的模式,擺脫對美國經濟體制的深度依賴,強化與內地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突破以往的束縛與桎梏,建立一系列未來的、安全的和新的金融體制。在接下來可能更為複雜嚴峻的國際局勢發展中,構建以安全穩定為導向的香港金融新體系迫在眉睫。根據香港金融市場當下的現實,我主要有如下建議:
第一,進一步發揮香港特區作為中國金融市場的國際橋頭堡作用,加強兩地金融監管協調,建立相關辦事機構,共同推動國家在金融層面更高水準的對外開放,強化香港金融的國際化優勢。
第二,進一步鞏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強化國際投資者對香港的信心。建議未來新特首及其團隊,應全力向市場和投資者推介香港證監會和港交所的工作和職能,並解決市場擔心和關心的問題,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角色創造良好的投資氛圍。同時,快速出台吸引更多家族辦公室資產管理業務來港的優惠政策。
第三,落實推廣及加速數字化人民幣在香港的生根落地及使用廣度和深度。特別是在有俄羅斯國際貿易及融資環境發生衝擊後的當下,如何突出人民幣的避險屬性,加快數字人民幣進程以及減少對SWIFT系統的依賴,讓數字人民幣在貿易結算、數字化貿易融資平台等多場景下進一步發揮作用,迎來新的發展。因此,政府應早日出台落實數字化人民幣的政策與措施。
第四,與內地決策部門進一步溝通與協調,讓香港資本市場成為承接中概股回歸的主要平台。因為香港交易所的基礎設施和各種會計、稅收、審計、監管等規則,基本上與海外資本市場接軌並相容,中概股回歸港股的成本和技術阻力應該是最小的。
第五,強化港幣與人民幣的互通機制,提高人民幣交易結算佔比,構建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交易結算系統;通過各種方式暢通人民幣存款的流通,讓香港成為離岸人民幣的主要蓄水池。2022年初香港人民幣存款已突破萬億,亟需提供安全有效的投資管道和產品。
第六,制定更加有利於資金融通的便利政策,促進形成更多的資金「北水南調」,以彌補外資熱錢流出造成的流動性缺口。鑑於當下香港市場流動性匱乏,考慮放寬內地投資香港的相關限制,降低准入「滬港通」和「深港通」的門檻,吸引更多的優質資金進入香港市場。
第七,充分利用和吸納大灣區的資源,促進內地更多的創新型高科技企業登錄香港資本市場,讓香港資本市場成為中國新的獨角獸企業的孵化器,以此來吸引更多的新一代投資人。在香港人才流失的當下,培養新時代金融人才尤為重要。如果說在過去,香港首先是世界的香港,然後才是中國的香港;那麼今天,香港應該首先是中國的香港,然後才是世界的香港。
香港經歷了無數風雨磨礪,但東方之珠的本色並未改變,一切也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香港,需要懂她的人、愛她的人,在新的形勢下,去建設她、振興她。
https://www.wenweipo.com/a/202205/02/AP626fcf5de4b036dce9ab77c2.html
A government for the people
山東省政協港區委員、香港山東社團總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熊璐珊
The solecandidate Mr. John Lee Ka Chiu in Hong Kong's 2022 Chief Executive electionunveiled his manifesto on April 29, 2022. Using the title "Starting a NewChapter for Hong Kong Together", Mr. Lee announced his manifesto in frontof a live audience including representatives from a local community and grassroots organisations. A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people. Mr. Lee's forum was a deliberate act to show that he is reaching out tothe people and that this is the way forward if he were to lead the nextgovernment.
Mr. Lee's visionis broken down into four tenets: Strengthening governance capability andtackling pressing livelihood issues; streamlining procedures and providing morehousing and better living; enhancing competitiveness and pursuing sustainabledevelopment; and building a caring and inclusive society as well as enhancingupwards mobility for youths. The problems faced by Hong Kong have long beenthere and many of them have worsen over time. While some critics are suggestingMr. Lee's manifesto is seen as "putting old wine in a new bottle",perhaps a more positive interpretation is old problems solved in new ways. Itis hoped that our next chief executive leads the society to tackle theseongoing "old" problems headon in a new style, with a new team and ina new way.Of the manytenets, Mr. Lee emphasizes that the society should solve the problems together.He suggests strengthening the government's communications with districtgrassroots organisations, a move that is in sync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Third Sector in the Election Committee which gives grassroot citizens a voiceto choose their future leaders. He also suggests set up a "DistrictServices and Community Care Teams" in the 18 districts with a network ofvolunteers to support the government's district work, such as during pandemics,typhoons or floods; a move that responded to community needs as witnessed inthe 5th wave pandemic. On daily basis, these teams can carry out caringactivities to cater for the elderly and underprivileged groups as well ascommunity mutual assistance, so as to increase social capital and communitycohesion, a move that many grassroot organisations and community associationshave already been actively filling in the gaps in servicing locals in needytimes. Indeed, Hong Kong has seen deteriorated community services and bonding,a result of the increasingly politicized district councils, community wealthgap as well as a disconnect with our country and the HKSAR Government . Hence,Mr. Lee's focus in society unity is a positive move and should be widelywelcome by the public.
***原文鏈接:2022-05-1 點新聞https://english.dotdotnews.com/a/202204/30/AP626d0f61e4b0adad9d3770f5.html
李家超青年政綱是對青年的極大鼓舞
香港青島同鄉聯誼會青年分會會長、青島市政協委員麥斯韋
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李家超先生公佈了以「同為香港開新篇」為題的參選政綱,這就是七百萬香港市民一直期盼的讓香港重整出發、邁向「由治及興」、充滿誠意和務實的施政藍圖!李家超先生將「共同關愛共融社會,增加青年上流機會」作為重要綱領,體現李先生認為青年人是促進香港未來發展的生力軍、保障青年健康成長是新一屆政府任務的重中之重!
作為來港十餘年的新香港人,我對李先生提出的青年政綱感到振奮,深切感受到他為香港青年解決眼前迫切問題的決心!經歷過社會動盪、疫情反覆,香港青年人亟需增強國民意識,提升自身技能,開拓國際視野,培養主人翁意識,以應對更具挑戰的未來。李家超政綱提出發展香港為科創中心,正正需要青年一代要有以「終身學習」為信念持續進修;他也同時提出要為青年人提供更多職業培訓和實習就業機會,期望青年人可珍惜寶貴機會、將知識融入實踐中,通過積累經驗以輸出創新,為社會創造價值,同時把握向上流動的機遇!作為香港青島同鄉聯誼會青年分會會長,個人一直致力於為新港人融入香港、以及促進香港青年與內地青年之間的交流而努力。我將繼續發光發熱,發揮作為香港與內地聯繫的橋樑作用,創造更多讓香港及內地青年互相交流的機會。
